“感谢有您, 帮我们平稳渡过青春的七彩桥”、“您尽心尽力地同我们交流思想、沟通情感,所有成长的欢乐忧伤,憧憬迷惘,我们都可以无拘无束地倾吐”……这是参与我校孟宪承书院人生导师活动的同学写下的反馈,字里行间满是温情与感动。
“走心”的人生发展导师工作制度始于2013年9月,聘请12个专业、51名优秀导师组成导师团队,每周固定时间在书院社区为学生提供专业发展、能力提升、教师素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至今已举办2206场的师生交流活动,保持平均每周22场的频次。活动突破常规座谈模式,通过小型研讨、主题沙龙、读书会、户外考察、师生同乐活动等多种形式,师生关联从学科知识传递扩展到人生经验、治学理念、生活态度的交流,全方位支持学子的个性化发展,推动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
循循善诱引领科研探索
大学生科研能力是目前本科生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导师对学生影响在严谨治学方面尤为显著,助力书院持续性的学风行动有效开展,营造出“人人好学,学以致用”的良好氛围,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不断提升。
在一次交流中,数学专业导师温玉亮用整整两小时的时间,从一道例题的证明入手,通过深入浅出的剖析,带领同学们领略数学的奥妙,旨在激发他们的钻研热情,进而自觉地延伸学习。得知有同学不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他主动提出要利用晚上的时间义务补课。耐心地帮助学生复习基础知识,同时又细心地将每一个知识点与当下所学内容巧妙地结合。
“专业学习要花功夫,身为大学生,还需要丰富的思想和创新的精神,而这一切都要以知识面的宽度为基础”,化学专业导师丁旵明微笑着说。面对同学们实验设计“卡壳”抑或是科研项目难以推进时,他从不视自己为权威,而是积极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资源,鼓励学生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路。
目前,导师团队基本划分为面向新生、面向高年级、面向实习学生以及面向毕业求职学生的不同群体,优化配置力求实现精准“对接”。据悉,人生导师年均指导本科生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市级科研项目16项、学校级科研项目56项、书院级科研项目21项,社会实践、学术年会、科创竞赛成果若干。
春风化雨浸润精神引领
在上学期人生发展导师学期总结时,中文专业导师竺洪波分享的是一份记录着学生具体问题与自己详细解答的工作感想。他将每个回答的良苦用心都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这份记录里。比如学生提到有太多事情想做,但面对竞争信心不足,记录里有竺洪波真实的欣慰和担忧,“学生胸怀理想来到心仪的大学,这是最宝贵最美妙的精神状态,需要鼓励与呵护。我的回答:眼高手低未必是坏事,眼低手低才最可怕。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是知名的985大学,站在这块学术高地上,当你感到自己‘手低’的时候,请不要忘记:你抬抬手比别人的额头还高。”而物理专业导师孙尹在面对学生大学适应困难、职业发展焦虑的烦恼时,更忧心学生们没有找到大学学习的意义:“人生不能只看眼前,没有理想。”他鼓励同学们利用书院与院系提供的一切机会学习,找到大学的意义,找到做教师的意义,才能减轻自己眼前的困扰。
导师们不仅帮助学生解决共性问题,还需引导学生摆脱个性化的苦恼。生物专业导师张伟每周与同学们聊人生故事,特别针对高年级面临就业压力的同学,总能通过自身故事的分享收获导师最亲切的开解与引导。物理专业导师宦强遇到一位面临试读而沮丧的学生时,主动去倾听学生的苦恼,细致地为他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他设计接下来几年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导师们不仅在课堂内给予学生专业上的深化引导,更在课堂外通过频繁、真诚的沟通与学生们建立更为亲近的联结,以生命影响生命,开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径,将积极、正向的价值观教育带到学生中去,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
言传身教培育教师素养
专业技能之外,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这也是导师们要帮助“准未来教师”解决的问题。书院导师队伍纳入各专业学科教学论专家,每周为书院学生提供直接的技能训练与素养提升,占据书院导师活动的三分之一内容。
数学专业导师陈月兰、历史专业导师李月琴一直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导师。作为专业院系的学科教学论教师,她们每到书院都会指导学生备课、讲课,引导师范生提升教师技能。导师们坚持听完每位学生的讲课,针对每个人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因而时间总是不够用,错过用餐、错过校车是常态。碰到教师资格证考试或者技能比赛前压力较大的时候,导师们甚至抱病工作,也不轻易缩短留给学生们的时间。
英语专业导师刘森从如何培养自己做教师的兴趣、如何训练自己做教师的技能、如何和学生打交道等多方面为同学答疑解惑,希望同学们能将自己对学科、对教育的热爱真正传达给未来的学生。有不少同学疑惑现在学的知识对未来的教师工作是否有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师黄建君则希望同学们能站在更高的视角去看待教师行业。对师范生来说,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都是必须掌握在手中的。“不要放弃博杂学习的机会,过硬的知识储备才能成就一个优秀的教师。”
导师们践行着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在点滴中为同学们根植信念,助力书院学生在各类教师技能竞赛中斩获丰硕,真正将教师素养的培育做足做深。
文|吴潇岚 孟宪承书院 来源|孟宪承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