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CHIN0131131000.01,黄人二老师(中文系),星期四7-8(节),闵一教311室。讲课清晰明了,思路明确,生动有趣,对学生负责,课堂氛围好。”“团体心理辅导与干预PSYC0031132807.01,李晓文老师(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星期一9-11(节),教书院230室。老师上课十分具有热情,能够给学生带来真正有意义的心理学知识,与现实相结合。”个性化的课程点评加上精要的课程介绍,以及对蹭课优势的举例分析,一张干货满满的“校园蹭课地图”在师大学生的朋友圈里迅速热传开来。它的发布者,就是ECNU学生校长助理微信平台,同学们都喜欢叫它“小助”。
早在2013年,在陈群校长的直接推动下,以“促进广大师生更好发展”为已任的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首届学生校长助理成立,成为沪上高校首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沟通交流、校园民主管理新平台。2016年9月,学生校长助理团队依托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微信企业号平台,推出了“师大小助”微平台,以全新高效的模式直接服务全体师大在校学生,打造了新媒体时代的“小助2.0”。
“想选的课,没选上该怎么办?”——“别着急,你们还有我(得意)。还可以蹭课哦。”上线以来,“小助”从关注和解决学生身边的小事入手,借助信息化新媒体的手段,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助力学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逐渐成为了学校和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相互理解、共同参与校园管理的有效平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小助”正成为学校宣传正能量、实现思想引领的新兴阵地。
因事而化,上下通达的“小桥梁”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我们很想知道同学们在想什么,以使我们的工作能够做得更好。而想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我们需要一座桥梁。”在校长陈群的直接倡导下,通过全校公开招聘和院系推荐,结合“笔试+面试+谈话+实习”的选拔程序,每年都会有来自不同校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甚至不同肤色的在校生成为学生校长助理。
学校的Wi-Fi信号不稳定,校园路旁的路灯太暗,宿舍内的洗衣机不够用……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在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学生校长助理就是同学们的“代言人”。通过这条“民声通道”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最快的时候两天内就能够得到回应和解决。正如学生校长助理唐家蕙告诉记者的,接到同学们的反映后,为了调查中北校区的自习教室情况,她第一时间跑遍了校园的所有教室,为的就是掌握一手的准确信息,形成报告和建议提交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正是凭着这份执着与点滴积累,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摸索,这支涵盖了本科生、研究生甚至留学生的学生校长助理团队工作机制愈发成熟,成为了学生舆情“下情上达”、学校政策“上情下达”的“小桥梁”。
谈及自己任职学生校长助理一年来的经历,张艳玲感慨“的确解决了不少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她印象最深的则是关于大学生英语水平测试的调研。“通过那次调研,我才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师生与学校职能部门和学校领导间的一座桥梁。”上学期,学校面向2013级本科生开展大学生英语水平测试,考试合格与否直接与毕业证挂钩。她直言,“这是一门新的测试,身边不少同学都担心考试难度会不会太大、考试机会会不会太少等问题。”为此,学生校长助理专门针对这项测试进行调研,并约访了大学英语教学部副主任周小勇、教务处老师和30多位学生。“我们通过漫画的形式在‘小助’上发了一篇推文,以喜闻乐见又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同学们公布了调研结果。同时也传递了学校将提供英语学习资源的信息,引导大家理解学校推进这项改革的意义之所在。”回忆起参与调研的全过程,张艳玲表示不仅受益匪浅,而且还有点小自豪,“因为我们的调研,还直接推动了学校增加考试频次、增开考前辅导培训等具体举措的落实,成功打消了不少同学的疑虑。”
从解决学生关心的小事入手,从关注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势出发。截至目前,师大“小助”已成功参与推动了校车时间调整、快递点拥堵丢件、学生宿舍设施增配、校园设施修缮、琴房开放使用、学生邮箱开放别名设置等一系列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列席与学生事务相关的工作会议(如研究生学风建设茶话会、后勤服务质量提升座谈会等),主动对接和掌握相关信息,构建学校与学生之间通畅的反馈体系,在点滴的服务中实现思想引领和育人功能。
因时而进,新新媒介的“小助手”
“小助,最近我被论文折磨疯了……”在师大“小助”微平台里,设置了“小助微倾听”“小助微调研”“小助微快报”“小助微话题”四个线上板块。其中“小助微倾听”由学生校长助理轮流在线值班,并实行首问负责制,随时接收和处理学生的各类意见及建议。对无法及时解答的问题,则由值班学生校长助理转交给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跟进和反馈处理情况。前面这条留言,是一位研究生同学因学业压力随便在“小助微倾听”板块发的牢骚。令人意外的是,他很快就收到了来自“小助”都彦霏的回复:“You are not alone,加油!”
较之以往的来信、来电、来访等传统途径,“小助”微平台的上线,标志着学生校长助理的一次转型升级。自师大“小助”上线运行以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共收到各类意见建议1000余条,不管是牢骚、吐槽还是意见建议,每一条都得到了“小助”们积极认真的答复。在此基础上,“小助”们还对收到的各类意见建议进行整理汇总,建设“常见意见与问题库”“热点问题库”,并实时更新。“小助微调研”目前也已开展6期,分别针对校内手续办理流程、校园安全、校园运动设施需求、公共体育课俱乐部、校园设施、校园自习室等同学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调研,平均单期收集问卷达1000份,调研结果均以《校园学生舆情动态》的方式直接报送给全体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调研报告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回复,“小助”还定期向全体在校学生发布“小助微快报”。以同学们喜欢的阅读方式(如漫画、配图等)和语言风格,反馈相关调研结果及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举措等。目前,“小助微快报”已陆续发布5期,平均单期阅读量达4000人次。
在主动倾听同学们对相关政策的意见与建议的同时,“小助”也尝试着就学校和同学们可能关心的话题主动做起了工作。“教师资格证考试,你准备好了么”“明天,超过五成的同学将达成心愿”“这是个适合运动的季节,来吧小伙伴们”“向日葵、油菜花、马鞭草…下一个会是?”“一大波出国交流机会正向你来袭!”“选不上心仪的课程怎么办?”……在“小助微话题”板块,同学们眼中原本古板生硬的学校政策、通知、文件变成了活泼生动的网络语言、表情包和小漫画;分散在不同地方的校园时事、开放资源、相关政策也都汇总成为了一期期“微话题”。目前推送的7期“微话题”,颇受同学们的欢迎,最高单期阅读量超过了20000人次,一时红遍了不少师大师生的朋友圈。在负责“微话题”的学生校长助理王敏琛看来,“小助‘微话题’的选题其实很简单,陈群校长希望大家广泛学习,希望大家多参加体育锻炼,希望同学们多关注国际交流的机会,希望有兴趣的同学选修暑假短学期的教师能力培养模块课程,希望毕业的花海每年都能不同……回应学校的关切,引导和服务同学更好地发展,正是我们最大的初衷。”
师大“小助”微平台将传统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确保了服务工作的高效、有序、精准。“小助”也日渐成为学校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学生校长助理指导老师、学校办副主任夏冰坦言,师大“小助”不仅为学生反映意见建议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为学校征询学生意见提供了高效的平台,也为学校发布解读政策决定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也正因如此,师大“小助”还被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委以重任”,开展有关选课与评教系统、师生综合服务平台、研究生学风建设、大学生生涯体系建设等课题调研,为学校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师大‘小助’让我们以‘小助’的代号活跃在同学们的社交圈内,”现任学生校长助理周佳宁表示,“同学们也因此更加愿意和我们交流了,我们的调研、沟通、反馈等工作也更容易开展了,也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大家的所思所想。”除了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小助”也隔屏扮演着知心朋友的角色。
因势而新,服务师生发展的“小参谋”
除了线上活动,师大“小助”的线下活动也同样精彩纷呈。还记得与学校党委书记童世骏的那场“饭局”吗?来自不同校区、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15名学生,以“聊聊你的大学生活与未来规划”为主题,“饭友”对答过招,坦诚而风趣。而类似的校领导午餐会,“小助”已成功举办了5期,邀请了包括书记、校长在内的多位学校领导与学生共进午餐,畅谈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事儿。
此外,学生校长助理还积极促成师生座谈交流会,面对面地讨论和解决问题。
三年来,学生校长助理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核心,从学生的立场角度、思维模式、语言体系出发,在服务广大学生的过程中促进沟通理解,在朋辈之间的互动对话中传播正能量,在扎实做好每一件实事的实践中推动了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俨然成为一片别具一格的思想宣传新阵地。
“学生校长助理不是学生官,他们就是最普通的学生;但他们又需要比普通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进而去带动和影响更多的同学。”“学生校长助理也不是一场民主秀,这个团队之所以有生命力,正是因为坚持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可以直接与校领导对话,发挥学校和学生之间第三方的监督作用。”在夏冰看来,“亲身参与服务和管理的过程,正是这批学生逐渐学会尊重和理解,不断实现成长和成熟的过程。而通过学生校长助理的努力,通过‘小助’微平台的助力,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实现成长和蜕变。”
虽然学生一届又一届地不断在更新,但每届学生遇到的问题和疑惑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有了三年来累积的基础和数据,接下来,学生校长助理将尝试通过主题月的形式,更加积极主动地扛起服务师生、服务师大这面旗帜。“树丛里的路灯该修了”“有的菜式可以换换了”“樱桃河边或许可以加几把座椅”……每一天,师大“小助”都会在“微倾听”板块里收到同学们的留言,听到大家对校园生活的表达。因为,“师大对于我们的意义,不仅是学习的乐土,更是如家一般温暖的地方。我们希望她会变得越来越好。”
文|万姗姗 戴琪 吴娉娉 来源|学生校长助理